重新理解伴侶之間的「追」與「逃」

圖/文 : 賴怡臻 臨床心理師/山曉心理治療所

「我知道了,你不要再抱怨了好嗎?」

「為什麼不能抱怨?你這已經第幾次了?」

「好,都是我的錯可以了吧!(轉身離開)」

「你又走掉!你根本不在意我的感受!」

身處於伴侶關係,是否對於這樣你追我跑的對話模式,感覺似曾相識並經驗到挫折無力?

當伴侶關係出現裂痕,什麼是問題的根源?

是想要離開、中止對話的「逃」者,真的不愛、不在乎了?

還是不斷逼進、非得討個說法的「追」者,提出的要求太過無理取鬧?


在情緒取向治療的觀點中,親密關係的苦痛、經常源於內在未滿足依附需求所喚起的負向情緒,具體來說,就是一個人對於被愛人拒絕和拋棄的強烈恐懼。


「追」或「逃」,事實上都反映了伴侶各自內在對於關係的深層不安,強烈的負向情緒經驗、限制了彼此的選擇和想法,以致重複地採取僵化、無效的方法來處理情緒和兩人的關係。

對「逃」者而言,伴侶的指控、責備,喚起的是被否定、自己不夠好及不值得被愛的威脅感,他們心裡可能浮現的是「我其實很想要做什麼,但感覺做什麼都不對」,所以慣性地封閉自己和逃避對方,好像如此就能保護自己和避免關係衝突繼續惡化。

對「追」者而言,伴侶的冷淡、離開,激起的是被拒絕、忽視及拋棄的害怕,因而一再地試圖透過控訴伴侶、表達不滿,來尋求對方的關注和靠近,他們的心聲可能是「我也不想這樣做,但不知道為什麼就忍不住那樣反應」。


無論是逃離退縮、還是窮追不捨,這些反應看似沒有道理,但卻是陷在不安全依附關係內的伴侶雙方,各自為了維繫關係、當下以為唯一能做的回應方式。

明明相愛的兩人,在如此「追─逃」的惡性循環下,不知不覺反覆地戳著彼此的痛點,加強了雙方在關係中的脆弱無助,也消磨了彼此的感情。

回頭看看自身經驗,您是否曾親身或觀察身邊的人經歷過類似困境?或自身目前就處於這樣的困難?並對於親密關係中的「追」或「逃」反應心有戚戚焉?


覺察,是改變很重要的開始。

當發現關係又陷入如此惡性循環,到底要如何化解困境呢?

我們將在此系列的下一篇文章中向大家揭曉,期待與您相見!



【參考文獻】

《情緒取向全解析:EFT如何療癒個人、伴侶與家庭》


圖片來源:Flaticon

#賴怡臻臨床心理師 

 #山曉心理治療所 

 🏠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186號12樓-8 

📍 近捷運台北小巨蛋站 3號出口

☎️  0978-150-785

#情緒取向 #伴侶諮商 #親密關係 #溝通衝突

更多心理衛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