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憂鬱

圖/文 : 洪子琁臨床心理師/山曉心理治療所


       最近,在濃重的哀悼氣氛中,憂鬱症的議題也再次浮上台面。

憂鬱症是最知名的精神疾病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全球共有超過3.5億人罹患憂鬱症,而在台灣,憂鬱症的盛行率約占總人口數8.9%。或許在讀著這篇文章的時候,你會想起某人正籠罩在憂鬱的陰影中。


憂鬱症,不只是單純的心情不好。

每個人的生活都會碰到低潮。有時候,情緒的浪潮快速退去,我們因此可以重新投入生活的樂趣。但有時候,情緒的烏雲盤旋不去,我們因此感覺眼前的生活覆蓋著灰黑的色彩。

《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中列出憂鬱症的症狀,如果有超過五種症狀符合,且症狀持續超過兩週時,就可能有憂鬱症的情形:

1. 感覺心情難過、憂鬱、低落、煩躁。

                                   2. 感覺生活失去樂趣,從事喜歡的事物時也感受不到快樂。

                                                                       3. 體重食欲明顯改變。

                                                                       4. 失眠或嗜睡。

5. 思考速度變慢,或是變得過於激動。

                                                                       6. 感覺失去活力,疲憊不堪。

                                                                       7. 容易自責、批評、貶低自己。

                                                                       8. 難以專注,難以下決定。

                                                                       9. 反覆想到死亡,有自殺的想法、企圖、計劃。


發現自己可能有憂鬱的情形時,有些方法可以幫忙自己。

1. 調整心態,不因憂鬱而自責。

有些人會認為自己是因為抗壓性太弱才會憂鬱。然而,憂鬱症是精神疾病,是大腦神經、生活壓力、心理因素共同造成的結果。沒有人想要生病,生病也不是誰的錯,因此不用為這件事而責怪自己。

2. 維持穩定作息,吃飽睡好。

饑餓或疲累會使得身體狀況變得不穩定,連帶影響到情緒的穩定程度。因此,補充足夠的營養,養好自己的體力,才能面對未來每一天。

3. 發展興趣嗜好,做讓自己開心或有成就感的事。

當生活充滿負面或壓力事件時,很容易對生活變得悲觀。讓生活有些可以期待的事物,能夠讓人用不同的眼光來看事情,心情也會變得輕鬆一些。

4. 和信任的親友談談,得到理解和支持。

身處憂鬱漩渦中,可能讓人變得退縮,擔心別人的眼光。不過,如果在低潮的時候,有人能夠理解你,給你點建議,或是提供必要的協助,內心會比較安定一點。

5. 尋求專業協助,接受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

如果覺得情緒狀況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品質,尋求專業的協助,從生理與心理角度雙管齊下的話,情緒狀態會恢復得更快速且更平順。


【參考文獻】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14)。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台灣精神醫學會譯)。合記。(原著出版於2013年)

https://www.healthsp.org/article/depression_prevention_treatment

圖片來源:flaticon

圖/文 #洪子琁 臨床心理師

 🏠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186號12樓-8 

📍 近捷運台北小巨蛋站 3號出口

☎️  0978-150-785

#憂鬱症 #心理治療 #自助

更多心理衛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