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0-21:00|預約制

你快被壓力淹沒了嗎?

林映廷 臨床心理師/山曉心理治療所

何謂壓力?

壓力是一種對生理和心理健康存在威脅的感覺,是一種我們認為無法應對威脅的信念。

我們的人格特質和價值觀,形塑了看待壓力源的方式。相同的事件,但「壓力」或「挑戰」的解釋會因人而異。

比如踏入婚姻,是值得期待的人生新里程碑,但對某些人來說,卻是承擔文化性別角色壓力的開始。

如何覺察壓力?

觀察自己在一週內出現的壓力訊號

1.生理:常常頭痛、肌肉緊繃、反覆感冒、心跳快、血壓高

2.心理

•負面情緒:焦慮、易怒、煩躁、恐懼、憂鬱、沮喪 •負面想法,例如:「明天的報告一定會做不好」、「我一定會被老闆罵」「大家都會笑我笨」「回家小孩也不聽話,我是個沒用的人」 •不適應行為: 暴飲暴食、衝動打罵人、沈迷網路、抽煙酗酒、睡眠型態改變

3. 社會: 與人衝突增加、迴避與人相處、工作效率低落

如何因應壓力?

1.生理

•身體覺察和呼吸放鬆訓練 •享受身體五感,視聽嗅味觸的撫慰放鬆 •視覺 走進大自然,享受山和海的遼闊與療癒 •聽覺 喜歡的音樂、大自然的蟬鳴鳥叫聲、溪流瀑布聲 •嗅覺 來點喜歡的香氛蠟燭和身體精油 •味覺 買好吃的食物犒賞自己 •觸覺 躺在舒服觸感的棉被打滾

2.心理

•釐清可解決與不可解決的部分 •時間管理練習 •練習建立界線,拒絕他人不合理要求 •尋求心理師協助,訓練思考彈性,接納自己可同時擁有不同觀點和情緒,增加適應性想法和問題解決能力 •自己可以先練習的

了解自己面對壓力的核心信念、情緒、行為,以婚姻為例。

「我如何看待婚姻?」

「我對結婚期待和擔憂的部分?」

「這些想法如何影響我的身體感受與情緒?」

「這些看法如何受到文化、我的家庭背景和過去經驗影響?」

「目前狀況與理想狀況的落差在哪裡?」

「這些落差可以如何解決?」

「我有足夠資源可以改善嗎?」

「不能解決的原因是哪些?」

「我如何看待不能解決的部分?」

「這些不能解決的部分,哪些受到文化、我的家庭背景和過去經驗影響?」

「過去遇到壓力時,過去我都如何處理?結果如何?」

3.社會

尋找心理師協助釐清想法情緒和行為,尋求家人和朋友的心理支持。有時候跟家人朋友聊天、幽默大笑的過程中,有時也會達到情緒釋放、鬆動固著負面想法的效果喔。

壓力管理

對壓力的感受是人類的本能,每個人都曾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壓力。長期超過負荷的壓力,會對生心理造成耗損,但葉杜二氏法則的研究也顯示,維持在最適合我們的程度,反而能刺激更好的表現呢。所以,壓力管理很重要,讓我們一起駕馭壓力吧!

(附註:葉杜二氏法則主要談論壓力程度、表現與工作難度之間的關係,這邊為了怕大家混淆,就不另外解釋工作難度的部分。)

圖/文:#林映廷臨床心理師 

 #山曉心理治療所 

 🏠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186號12樓-8 

📍 近捷運台北小巨蛋站 3號出口

☎️  0978-150-785

#壓力 #壓力覺察  #壓力評估#壓力因應

更多心理衛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