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0-21:00|預約制

情緒來了怎麼辦?

面對情緒5步驟

圖/文 : 錢映融臨床心理師/山曉心理治療所

    

       我們的生活裡充斥著各種情緒,悲傷、失望、焦慮、煩躁,但也有興奮、熱情、祥和寧靜。我們一方面相信情緒很重要,值得我們重視並處理,但一方面又認為情緒會對我們忙碌的生活造成阻礙。

有時候我們的感受可能是一團混亂、麻煩、令人困惑,甚至是難以控制的,以至於有時我們可能會被自己的情緒嚇到,而試圖隱藏或否認自己的情緒。

我們把情緒壓扁、裝作若無其事,我們不允許自己感受到情緒。我們嗑光了一整袋餅乾、滑了一整天手機、在重視的人身上情緒爆發、感覺跟他人愈來愈疏離,卻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當我們剝奪自己感受的權力時,隨之而來的是一長串我們不想要的結果。我們逃避不想要的情緒,卻使那些感覺慢性地、微微地發酵,這些潛在的情緒無法被有效地表達和釋放,於是慢慢滲入到意識中,影響我們的思緒與生活。

不允許自己哭泣與感受悲傷的人,可能會陷入無止盡的鬱鬱寡歡與意志消沉;不允許自己感受並釋放憤怒的人,可能處在長期的怨念、敵意與自我批判中。

當我們習慣逃避自己的情緒,久而久之,便失去分辨自己感受的能力。當我們無法分辨、理解或用言語表達感受,就不可能對它有任何作為。


以下五個步驟可以幫助我們面對情緒:

1.辨別(Recognizing):分辨我們自己及他人的情緒。

2.理解(Understanding):釐清引發情緒的原因,並了解情緒如何影響我們的想法跟決定。

3.標記(Labeling):用精確的詞彙來標明情緒。

4.表達(Expressing):能夠依據情境、對象及社會脈絡,選擇自己要如何表達情緒。

5.調節(Regulating):找到實用的策略來接納與管理情緒。

參考資料

馬克.布雷克特(2020)。情緒解鎖。臺北市:天下雜誌。

彼得.沃克(2022)。如果不能怪罪你,我要如何原諒你?臺北市:柿子文化。

圖/文 #錢映融 臨床心理師

 🏠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186號12樓-8 

📍 近捷運台北小巨蛋站 3號出口

☎️  0978-150-785

#情緒感受 #情緒調節

更多心理衛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