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思考

錢映融臨床心理師 /山曉心理治療所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五種 #認知扭曲,以下將介紹另外六種認知扭曲:過度類化、誇大/淡化、應該、貼標籤、選擇性篩選及個人化。
在看完介紹之後,你是否發現認知扭曲間有些相似之處?
讓我們做個練習。假設有人批評你,你感到沮喪,並想:「我總是做錯,我真是個失敗者」這可能屬於哪種認知扭曲呢?
(答案請見文章最後)
我們不需要過分精確地識別某種扭曲想法,因為在這些定義中有很多重疊之處,所以你劃分的類別可能跟文章中的類別有些出入,但同樣都可以為負面思考找到一兩個扭曲之處,進而幫助你開始注意其他更有益的理性反應。
當陷入負向情緒的時候,注意是否有認知扭曲在其中,尋找更平衡的想法,思考你可能遺漏的證據。若是發現認知扭曲已經使你的情緒產生明顯困擾,建議可以進一步尋求專業的協助。
(答案:非黑即白、過度類化、選擇性篩選、漠視積極面、誇大、情緒性推論、貼標籤)
參考資料
Judith S. Beck (2003)。認知治療:基礎與進階。台北市:揚智文化。
David D. Burns (2012)。情緒會傷人。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蘇菲.莫特(2022)。心靈自救手冊,將心理治療帶出治療室。台北市:商業週刊。